Skip to content

5. 关系与函数

关系和定义

设A,B为集合,\(A \times B\)的任何自己叫做从A到B的二元关系, 当A=B时叫做A上的二元关系。简称关系,记作R。 若 \(<x,y>\in R\),可记作\(xRy\);若\(<x,y> \notin R\),则记作\(x\not R y\);

定义域、值域、域

对于 <x,y>

  • dom 定义域:所有的x
  • ran 值域:所有的y
  • fld 域:定义域并值域

几个特殊关系

设A 为任意集合

空关系: \(\emptyset\) 是A上的关系

全域关系: \(E_A = \{<x,y>| x\in A \land y\in A\} = A \times A\)

恒等关系: \(I_A = \{<x,x>|x \in A\}\)

实例 \(A = \{1,2\}\) 则有:

  • \(E_A = \{<1,1>,<1,2>,<2,1>,<2,2>\}\)
  • \(E_I = \{<1,1>,<2,2>\}\)

关系的表示:关系矩阵

设给定两个有限集合 X,Y, R为X到Y的关系,则关系矩阵\(M_R = (r_{ij})_{m\times n}\), 其中

  • \(r_{ij} =1\)\(<x,y> \in R\)
  • \(r_{ij} =0\)\(<x,y> \notin R\)

关系的表示:关系图

关系的性质

设R是集合A上的关系

自反性

如果对\(\forall a \in A\),必有 \(aRa\), 则关系R在A上是自反的

Note

即集合里面所有元素都和自己有关系

  • A上的全域关系 \(E_A\)
  • 恒等关系\(I_A\)
  • 小于等于关系 \(LE_A\)
  • 整除关系\(D_A\)

反自反性

如果对\(\forall a \in A\),必有 \(a \not R a\), 则关系R在A上是反自反的

Note

即集合里面所有元素都和自己没有关系

  • 实数集上的小于关系
  • 幂集上的真包含关系

对称性

\(\forall a,b \in A\),若 \(a R b\) 必有 \(b R a\), 则关系R在A上是对称性;

Note

即将关系中的任意一对数颠倒还在集合内的话,那这个集合则是对称关系

  • A上的全域关系\(E_A\)
  • 恒等关系\(I_A\)
  • 空关系
  • \(A=\{a,b,c\} R = \{<a,a>,<a,b>\}\), 第一个元素满足,第二个元素不存在使它违反的\(<b,a>\) 元素

反对称性

\(\forall a,b \in A\),若 \(a R b\)\(bRa\),必有\(a=b\), 则关系R在A上是反对称性;

Note

不存在 <1,2>,<2,1> 这样的序偶

即集合中是否有 XRY YRX,如果有则判断x = y是否为真,如果为真,则这个集合为反对称关系,如果不为真,则不是反对称关系;如果集合中没有XRY YRX,则该集合为反对称关系,无法再判断X=Y。(类似单条件关系);

\((若xRy,yRx) \rightarrow (x=y)\)

  • 整数集上的 小于等于关系
  • A上的恒等关系\(I_A\)
  • 空关系(不存在任何关系)

传递性

\(\forall a,b,c \in A\),若\(a R b\)\(bRc\),必有 \(aRc\), 则关系R在A上是传递的

Note

也是类似但条件判断的方式,只有出现\(aRb,bRc\)但是没有\(aRc\)时才不是传递的

\((若aRb,bRc) \rightarrow (aRc)\)

  • 全域关系\(E_A\),恒等关系\(I_A\),空关系
  • 小于等于关系、小于关系、整除关系、包含关系、真包含关系

例题

\(A= \{1,2,3\}\),有

  • \(R_1 = \{<1,1>,<2,2>\}\); 不是自反;不是反自反
  • \(R_2 = \{<1,1>,<2,2>,<3,3>,<1,2>\}\); 是自反的;不是反自反的
  • \(R_3 = \{<1,3>\}\); 不是自反;是反自反的

例题2

\(A= \{1,2,3\}\),有

  • \(R_1 = \{<1,1>,<2,2>\}\); 对称;反对称
  • \(R_2 = \{<1,1>,<1,2>,<2,1>\}\);对称;不是反对称的(存在<1,2>,<2,1> 且 2不等1)
  • \(R_3 = \{<1,2>,<1,3>\}\); 不是对称的;反对称的
  • \(R_4 = \{<1,2>,<2,1>,<1,3>\}\); 不是对称的;不是反对称的

表格

alt text

关系 自反 反自反 对称 反对称 传递
空关系 1 1 1
全域关系 1 1 1
恒等关系 1 1 1 1
小于等于关系 1 1
整除关系 1 1
实数集上的小于等于关系 1
幂集上的真包含关系 1
包含、真包含关系 1

关系矩阵的布尔运算

A和B的并

\(A\lor B = C = [c_{ij}]\)

\[ c_{ij}= \begin{cases} 1 & a_{ij}=1 或 b_{ij} = 1 \\ 0 & a_{ij}=0 且 b_{ij} = 0 \end{cases} \]

A和B的交

\(A\land B = C = [c_{ij}]\)

\[ c_{ij}= \begin{cases} 1 & a_{ij}=1 且 b_{ij} = 1 \\ 0 & a_{ij}=0 或 b_{ij} = 0 \end{cases} \]

布尔积

\(A \odot B=C = [c_{ij}]\)

\[ c_{ij}= \begin{cases} 1 &\exists k, 1\le k \le n,\text{使得}a_{ik}=1\text{且}b_{kj}=1 \\ 0 & \text(否则) \end{cases} \]

Note

\(c_{00}\) 等于A第一行和B第一列,每个对应元素做合取再析取,所以只有要一组为1则这个位置为1,也可以理解成普通矩阵乘法,最后将大于1的数改为1

  • \(R^{-1} = \{ <y,x>| <x,y> \in R\}\)

定理

逆运算和交并没有德摩根定律 补运算和交并满足德摩根定律

  • \(R\subseteq S \rightarrow R^{-1} \subseteq S^{-1}\)
  • \(R\subseteq S \rightarrow S^{c} \subseteq R^{c}\)
  • \((R \cap S)^{-1} = R^{-1} \cap S^{-1}\)
  • \((R \cup S)^{-1} = R^{-1} \cup S^{-1}\)
  • \((R \cap S)^{c} = R^{c} \cup S^{c}\)
  • \((R \cup S)^{c} = R^{c} \cap S^{c}\)

布尔矩阵运算性质

\[ M_{R\cap S} = M_R \land M_S \\ M_{R\cup S} = M_R \lor M_S \\ {M_R}^{-1} = M_{R^T} \]

复合运算

设R是A到B的关系,S是B到C的关系则定义

\[R \circ S = \{<x,z> | \exists y(<x,y>\in R \land <y,z> \in S)\}\]

\(R \circ S\) 是 R和S的符合关系;是右符合;类似传递关系

性质

  • \((F \circ G)\circ H = F \circ (G \circ H)\) 结合律
  • \((F \circ G) ^{-1} = G^{-1} \circ F^{-1}\)
  • \(M_{R \circ S} = M_R \odot M_S\)
  • \(R^0 = I_A\)
  • \(R^{n+1} = R^n \circ R\)

闭包

\(R'\)是R的自反闭包要满足: * \(R'\) 是自反的 * \(R\in R'\) * \(R'\)是所有A上的自反关系中最小的

记法和求法

  • 自反闭包 \(r(R) = R\cup I_A\)
  • 对称闭包 \(s(R) = R \cup R^{-1}\)
  • 传递闭包 \(t(R) = R \cup R^2 \cup ... \cup R^n\) 其中n为集合A中的数目

等价关系 Equivalence relation

  • 设 R 为非空集合上的关系,如果R是 自反的、对称的和传递 的,则称 R 为 A 上的 等价关系
  • 设 R 是一个等价关系,若 \(<x,y>\in R\),则称 x 等价与 y,记作 x~y

集合的划分

\(\pi = {S_1,S_2,...,S_n}\), 满足

  • \(\forall S_i \in \pi, S_i \subset A\)
  • \(S_1 \cup S_2 ... S_n = A\)
  • \(S_i \cap S_j = \emptyset\)

则称 \(\pi\) 是 集合 A 的一个划分 \(S_i\) 为集合的划分快;每个划分块不相交;

等价类

设 R 为非空集合 A 上的等价关系, \(\forall x \in A\) , 令 \(\([x]_R = \{y| y \in A \land xRy \}\)\)\([x]_R\) 为关于 R 的等价类,简称为 x 的等价类,简记为\([x]\)

  • \(\forall x \in A\), [x] 是 A 的非空子集
  • \(\forall x,y \in A\), 如果 xRy, 则 [x] =[y]
  • \(\forall x,y \in A\),如果 \(\not R y\),则 [x] 与 [y] 不交
  • \(\cup \{[x]|x \in A\} = A\) 所有等价类的并集就是A

实例

A={1,2,...,8} 关于 模3等价,有

\[ [1] = [4] = [7] = \{1,4,7\} \\ [2] = [5] = [8] = \{2,5,8\} \\ [3] = [6] = \{3,6\} \]

商集 Quotient set

设 R 为非空集合 A 上的等价关系,以 R 的所有等价类作为元素的集合称为 A 关于 R 的商集,记作 \(A/R = \{ [x]_R| x \in A \}\)

实例

A={1,2,...,8} 关于 模3等价关系 R 的商集为 \(A/R = \{\{1,4,7\},\{2,5,8\},\{3,6\}\}\)

商集 \(A/R\) 就是 A 的一个划分

任给定意 A 的一个划分 \(\pi\), 如下定义 A 上的关系 \(\(R = \{<x,y>| x,y\in A \land x 与 y 在 \pi \text{的同一个划分块 }\}\)\) 则 R 为 A 上的等价关系,且该等价关系确定的商集就是 \(\pi\)

实例2

设 X = {1,2,3,4}, X的划分 S={{1},{2,3},{4}},写出S 导出的等价关系R

R = {<1,1>,<2,2,>,<2,3>,<3,3>,<3,2>,<4,4>}

序关系

偏序关系 Partially ordered set

非空集合 A 上的 自反、 反对称 和传递的关系,称为 A 上的 偏序关系,记作 \(\preccurlyeq\),设 \(\preccurlyeq\) 为偏序关系,如果 \(<x,y> \in \preccurlyeq\), 则记为\(x \preccurlyeq y\),读作 x 小于或等于 y

集合A 和 A上的偏序关系一起叫做偏序集,记作\(<A,\preccurlyeq>\);

偏序集

有限集合A上的

  • 恒等关系 \(I_A\)
  • 小于等于关系,大于等于关系
  • 整除关系
  • 包含关系 \(<P(A),\subseteq>\)

x, y可比

\(\preccurlyeq\) 为 非空集合 A 上的偏序关系,

\(\forall a,b \in A\), 若\(<a,b> \in \preccurlyeq\)\(a \neq b\), 则称 \(a \lt b\), a 小于 b;

\(<a,b> \in \preccurlyeq\)\(<b,a> \in \preccurlyeq\) 称 a 与 b 是可比的,否则称不可比的。

\(x,y \in A\), x与y可比 等价于 \(x\preccurlyeq y \lor y \preccurlyeq x\)

全序关系 Total order

R 为非空集合 A 上的偏序关系, \(\forall x,y \in A\),x 和 y 都是可比的,则称 R 为全序关系。

  • 数集上的小于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;
  • 整除关系 不是 整数集合上的全序关系;

覆盖

设R对A的偏序关系,\(x,y \in A\), 如果 x < y,且不存在 \(z \in A\) 使得 x < z < y,则称 y 覆盖 x;

\[COV A = \{<a,b>| a\in A \land b \in A \land b \text{覆盖} a\}\]

实例

集合A= {1,2,4,6}上的整除关系, 有 R = {<1,1>,<1,2>, <1,4>, <1,6>,<2,2>, <2,4>,<2,6>, <4,4>,<6,6>}

CON A = {<1,2>,<2,4>,<2,6>}

拟序关系(quasi-order/preorder)

设A的R若是反自反,传递的则称R为A上的拟序关系,记为 \(<A,\lt>\); 同时这个关系一定反对称的

特殊元素

\(<A,\preccurlyeq>\) 为偏序集,\(B \subseteq A, y \in B\)

  • \(\forall x(x\in B \rightarrow y \preccurlyeq x)\)成立,则称 y 为 B 的最小元
  • \(\forall x(x\in B \rightarrow x \preccurlyeq y)\)成立,则称 y 为 B 的最大元
  • \(\neg \exists x(x\in B \land x \preccurlyeq y)\)成立,则称 y 为 B 的极小元
  • \(\neg \exists x(x\in B \land y \preccurlyeq x)\)成立,则称 y 为 B 的极大元

Note

这四个特殊元素都是在 子集B 的范围内规定的

\(<A,\preccurlyeq>\) 为偏序集,\(B \subseteq A, y \in A\)

  • \(\forall x(x\in B \rightarrow x \preccurlyeq y)\)成立,则称 y 为 B 的上界
  • \(\forall x(x\in B \rightarrow y \preccurlyeq x)\)成立,则称 y 为 B 的下界
  • 令 C={ y | y为B的上界 },则称C的最小元为 B 的最小上界、上确界
  • 令 D={ y | y为B的下界 },则称C的最小元为 B 的最大上界、下确界

alt text

总结

总结

关系 自反 反自反 对称 反对称 传递 可比 记法
偏序关系 \(<A,\preccurlyeq >\)
全序关系 \(\forall x,y \in A\)
拟序关系 (推论) \(<A,\lt>\)
等价关系

函数

所有从 A 到 B 的函数的集合记作 \(B^A\) 读作 "B上A",符号化表示为

\[B^A = \{ f | f : A\rightarrow B \}\]

例题

设 A = {1,2,3}, B = {a,b} 求 \(B^a\)

  • \(B^A = \{f_0, f1...f7\}\)
  • \(f_0 = \{ <1,a>,<2,a>,<3,a> \}\)
  • \(f_1 = \{ <1,a>,<2,a>,<3,b> \}\)
  • \(f_7 = \{ <1,b>,<2,b>,<3,b> \}\)

像:设函数 \(f: A\rightarrow B ,A_1 \subseteq A\)

  • \(A_1\) 在 f 下的像:\(f(A_1) = \{ f(x)| x\in A_1 \}\)
  • 含义:函数值\(f(x)\in B\), 而 \(f(A_1) \subseteq B\)

实例

\(f: N \rightarrow N\), 且

\[ f(x) = \begin{cases} x/2 & x 为偶数 \\ x+1 & x 为奇数 \end{cases} \]

令 A={0,1},B = {2},那么有

\[f(A) = f(\{0,1\}) = \{f(0),f(1)\} = \{0,2\}\]

满射、单射、双射

对于 \(f: A \rightarrow B\)

  • 满射:B中的每个元素都被 \(f\) 映射到
  • 单射:不同的输入对应不同的输出,但是 B 可能没有被完全映射到
  • 双射:既是单射又是满射
  • 有限集合中,特别是从A到A的函数,单射等价于双射
类型 单射(不重复) 满射(不遗漏) 双射(一一对应)
满射 ❌ 可能有重复 ✅ 陪域全覆盖
单射 ✅ 无重复 ❌ 可能有遗漏
双射 ✅ 无重复 ✅ 全覆盖

复合函数(右复合)

设 F,G是函数,则 \(F\circ G\)也是函数,且满足

  • \(dom(F\circ G) = \{x| x \in domF \land F(x) \in domG\}\)
  • \(\forall x \in dom(F\circ G)\)\(F\circ G(x) = G(F(x))\)